;
>>点击进入手机版<<.........>>热门搜索:面相 俄罗斯 <<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摘讯息>

研究揭示马尾松木质部形成及其驱动因子_基元学

来源:中国科学报编辑:朱汉斌周飞发表时间:2018-06-12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 通讯员周飞)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森林生态与模拟研究组研究员黄建国等在亚热带森林马尾松木质部形成及其驱动因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近期发表在《树木生理学》上。

    树干是碳的主要储存器官,而我国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树木树干木质部如何形成,且什么因子驱动其形成,至今无文献报道。科研人员等利用微采样技术连续监测广东鼎湖山和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尾松的形成层活动和木质部(增大期、增厚期和成熟期)的形成过程,分析发现,马尾松的树干木质部生长开始于2月中下旬,结束于12月末,1月份形成层不活跃,极有可能处于半休眠状态,首次精确定量了马尾松生长季的长度。同时表明我国亚热带马尾松林树干生长季长度比温带和北寒带树木的生长季长4~6个月,从其他角度支持了我国亚热带森林是个净碳汇的观点。

    此外,马尾松林树木在干季(集中在9~11月)的生长明显比湿季旺盛,说明在水热充足的亚热带,马尾松的生长更多地受到净光合能量的影响,而不是环境因子(如温度和降水),表明马尾松生态系统是一个能量限制的生态系统,而不是一个环境因子限制的生态系统。在未来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亚热带马尾松林可能将受益于更长的干季而长得好,从而有利于持续固碳。

    《中国科学报》 (2018-06-12 第4版 综合)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研究揭示水稻每穗粒数和粒型大小协调发育机理

下一篇:一种哮喘药可逆转实验鼠老年痴呆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网友评论:

一键分享:

0

今日热点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