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进入手机版<<.........>>热门搜索:面相 俄罗斯 <<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摘讯息>

雏鸟化石揭秘原始鸟类进化特征_基元学

来源:新华网编辑:发表时间:2018-03-10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白垩纪早期的某一天,一只出壳不久的雏鸟夭折了。1.27亿年后,它的不幸成了古生物学家的幸事。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最新发表报告说,西班牙出土的这具雏鸟化石揭示了原始鸟类发育和进化的重要信息。

    了解原始鸟类骨骼发育对探索鸟类进化历程至关重要,尤其是飞行能力的起源和进化。雏鸟时期是骨骼发育的关键阶段,但雏鸟化石非常罕见。西班牙出土的这具雏鸟化石接近完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用同步辐射设备在亚微米尺度上对它进行了详细观察。

    根据研究,这只雏鸟属于反鸟亚纲,身长不足5厘米、体重约10克,跟普通的美洲蟑螂差不多大,死亡时应该还不会飞。反鸟类繁盛于白垩纪,是鸟类起源之后第一支成功扩散到全球范围的谱系,于白垩纪末期灭绝。

    研究人员分析了该化石的骨骼特征,并与其他反鸟类幼体化石进行比较,发现恐龙时代的原始鸟类已经有了多种发育节奏,并且差别很大,这与此前科学界认知不同。分析显示,这只雏鸟的胸骨大部分是软骨,尚未通过骨化作用变成硬骨,因而没有飞行能力。

    在独立生活能力方面,这只雏鸟是像鸡鸭那样一出壳就能活动、觅食的早成雏,还是燕子那样高度依赖双亲喂养的晚成雏?研究人员说,现在还无法得出结论。很多早成雏的胸骨骨化程度都较高,这只雏鸟与之完全不同,但它也有可能很早就会行走,只是不能飞而已。

    相关论文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并且希望给予本站鼓励,欢迎小额赞助本站。

    赞助计划为「自愿」捐款性质,非营利买卖,站方不接受任何退款要求,以免造成彼此困扰。

上一篇:我国学者通过长期野外研究揭示动物社会行为的进化机制

下一篇:精神分裂症遗传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网友评论:

一键分享:

0

今日热点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