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进入手机版<<.........>>热门搜索:面相 俄罗斯 <<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摘讯息>

濒危植物伯乐树幼苗培育成功_基元学

来源:科技日报编辑:赵汉斌发表时间:2018-05-08

    科技日报昆明5月7日电 (记者赵汉斌)记者7日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该园成功培育了一批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伯乐树幼苗,目前长势良好。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艺部高级实验师杨婷婷介绍,2017年11月初,他们在普洱市景东县进行伯乐树野外分布情况调查时采集了标本和近300粒种子。他们将种子带回植物园播种处理后,获得200余株幼苗,萌发率达到80%。目前,幼苗株高均已超过50厘米。

    伯乐树又名钟萼木,为伯乐树科单种濒危植物,1999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评估为濒危等级1—2级。

    目前,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已开展了伯乐树濒危机制、幼苗特征及快繁技术、遗传结构和谱系地理、区域性群落和种群特征等的研究。研究表明,伯乐树无根毛,主要依靠菌根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而且木质部导管直径较小,水分运输效率不高,幼苗易受干旱胁迫致死。伯乐树树形高大,通常超过30米,果实难以采集,同时,由于结实率低,掉落的果实易被动物啃食,导致野生植株越来越少,难以完成种群自我更新。

    研究人员此次采集种子时,发现野外掉落的种子有萌发,但未观察到生长期达到两年的幼苗,这可能与当地冬季气候干旱、人为干扰或竞争有关。鉴于伯乐树有较高的科研与生态保护价值,版纳热带植物园将继续调查伯乐树在滇西南地区野外分布情况,并开展人工培育保护研究和回归实践。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并且希望给予本站鼓励,欢迎小额赞助本站。

    赞助计划为「自愿」捐款性质,非营利买卖,站方不接受任何退款要求,以免造成彼此困扰。

上一篇:长期被误解非编码RNA存在“认知黑洞”

下一篇:蝙蝠避免回声干扰靠改变频率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网友评论:

一键分享:

0

今日热点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