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进入手机版<<.........>>热门搜索:面相 俄罗斯 <<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摘讯息>

研究发现治疗慢性瘙痒的新靶点_基元学

来源:新华网编辑:周舟发表时间:2018-05-04

    新华社华盛顿5月3日电(记者周舟)有些皮肤干燥者轻触皮肤就会瘙痒难忍。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模型进行研究发现,这与皮肤中一种特殊细胞数量减少有关。

    3日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这项新研究发现,动物衰老过程中,皮肤中的“默克尔细胞”数量衰减,干燥皮肤者这种细胞的数量也偏少。

    论文通讯作者、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麻醉学副教授胡宏镇对新华社记者说,对干肤病小鼠和大于24个月的老年鼠的皮肤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它们的默克尔细胞数目显著少于对照组小鼠。

    研究人员用毛发状尼龙工具轻拨小鼠,发现默克尔细胞越少的小鼠,剧烈抓痒行为越明显,而对照组小鼠受到机械刺激时则无明显抓痒行为。

    他们通过基因编辑手段,让小鼠的默克尔细胞可被一种化学物质激活,于是抓痒行为就会相应减少。

    研究人员说,动物在进化过程中衍生出化学痒和机械痒等不同痒觉表型。机械痒主要由皮肤和神经组织中机械敏感型受体感受外界机械刺激产生,如昆虫爬过皮肤;化学痒则主要由于接触组胺、蛋白酶等化学递质,引起特异性痒觉受体兴奋,如蚊虫叮咬。

    这次研究中他们还发现,细胞膜上的Piezo2蛋白质通道是默克尔细胞止痒的关键,或可作为治疗靶点。

    胡宏镇说,默克尔细胞和这一蛋白质通道在机械痒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靶向调控该信号通路功能有望为慢性瘙痒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并且希望给予本站鼓励,欢迎小额赞助本站。

    赞助计划为「自愿」捐款性质,非营利买卖,站方不接受任何退款要求,以免造成彼此困扰。

上一篇:小鼠干细胞可在体外形成“类胚胎”结构

下一篇:美研究者发现大脑根据观察进行学习的机制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网友评论:

一键分享:

0

今日热点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