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进入手机版<<.........>>热门搜索:面相 俄罗斯 <<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摘讯息>

无人机投放不育蚊子可遏制病毒传播_基元学

来源:科技日报编辑:冯卫东 发表时间:2018-04-23

     

    科技日报联合国4月21日电 (记者冯卫东)国际原子能机构与合作伙伴利用无人机投放不育蚊子的测试取得成功。该技术有望于明年在巴西推广,控制传播寨卡病毒和其他疾病的蚊虫数量。

    昆虫不育技术利用电离射线破坏雄蚊的生殖系统,使其不育,再将这些不育的雄蚊大量释放,与雌蚊进行交配,由于交配后雌蚊产下的虫卵不会孵化,不会产生新的蚊子,经过一段时间,便能实现缩小蚊虫种群的目的。

    参与该项目的医学昆虫学家博伊尔表示,迄今为止,蚊虫的释放机制一直是运用昆虫不育技术控制疾病传播的一个瓶颈。作为主要疾病传播媒介的伊蚊,一生的活动范围不会超过100米,给大范围投放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此外,伊蚊的生理构造也很脆弱,对其他昆虫经常使用的高海拔飞机投放,可能会损伤它们的翅膀和腿,因而目前主要都是依靠费时费工的人工地面投放。而无人机的使用是一大突破,为实现经济高效的大规模投放,以及在人口密集地区投放铺平了道路。

    博伊尔介绍说,无人机的重量不到10公斤,每次可以搭载5万只不育蚊子,能在5分钟内完成20公顷范围内的投放工作。每次飞行的费用为一万欧元,将释放蚊子的成本降低了一半。

    此次成功试飞增强了人们对于无人机投放的信心,巴西计划从2019年开始,在盛夏以及蚊虫最多的季节,在部分城市和农村地区使用这一技术。

    目前,原子能机构正与合作伙伴一起努力,进一步降低无人机自重,并将其可搭载的蚊虫数量提升到15万只。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并且希望给予本站鼓励,欢迎小额赞助本站。

    赞助计划为「自愿」捐款性质,非营利买卖,站方不接受任何退款要求,以免造成彼此困扰。

上一篇:自闭症或因继承父亲基因突变

下一篇:北林大团队发现猴欢喜属新种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网友评论:

一键分享:

0

今日热点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