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建强课题组揭示了菟丝子与寄主间抗虫的系统性信号交流,该研究对于丰富人们对寄生植物的认知,了解寄生植物与寄主的物质与信号交流机制提供了新的启示。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新植物学家》。
科研人员以南方菟丝子与大豆组成的寄生体系为研究对象,以蚜虫为昆虫胁迫因子,系统地分析了南方菟丝子受到蚜虫侵害之后,寄生植物与寄主在植物激素和转录组水平上的响应。
结果显示,蚜虫取食同时诱导了南方菟丝子和寄主大豆植物激素和基因表达的显著变化。后续的生物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蚜虫胁迫菟丝子后产生的系统性信号能够移动至寄主,并诱导使寄主大豆抵御昆虫(蚜虫和斜纹夜蛾)胁迫的抗性显著增强。
该研究表明,在系统性响应昆虫胁迫方面,维管束融合后的寄生植物与寄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功能体系,昆虫取食寄生植物后,会诱导整个寄生体系产生系统性的抗虫响应。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并且希望给予本站鼓励,欢迎小额赞助本站。
赞助计划为「自愿」捐款性质,非营利买卖,站方不接受任何退款要求,以免造成彼此困扰。
下一篇: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发现中国种子植物2个新记录属和5个新记录种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网友评论: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