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进入手机版<<.........>>热门搜索:面相 俄罗斯 <<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摘讯息>

研究发现中华蜜蜂中毒后能自我解毒_基元学

来源:新华社编辑:岳冉冉 发表时间:2018-04-13

     

    新华社昆明4月13日电(记者岳冉冉)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中华蜜蜂采到有毒花蜜后虽然会中毒,但进化中渐渐表现出更高的耐毒性,并形成自我解毒和适应机制。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实验生物学期刊》上。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谭垦介绍,植物花蜜中的生物碱有阻止盗蜜者、减少昆虫取食频次、鼓励更有效的传粉者等功能。如昆明山海棠,它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山区,常在6月开花,其花蜜中含有多种能引起蜜蜂中毒的生物碱,雷公藤甲素便是其中之一。人误食这种蜂蜜,也会有中毒甚至死亡的风险。

    “研究表明,如果有选择,蜜蜂偏好采食无毒花蜜,但如没有无毒花蜜,也会不顾危险去采食有毒花蜜。6月是蜜源匮乏期,却是昆明山海棠盛花期,蜜蜂愿意冒这个险。”谭垦说。

    为搞清有毒蜜源对中华蜜蜂采集行为的影响,研究组用含有雷公藤甲素的糖水喂食采集蜂,并用专门仪器开展蜜蜂学习和记忆的系列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雷公藤甲素会使蜜蜂快速中毒死亡,而正常浓度或低浓度雷公藤甲素对蜜蜂的学习或记忆都无明显影响,也不干扰蜜蜂的采集能力。

    谭垦说:“这充分说明昆明山海棠与中华蜜蜂存在微妙的协同进化关系,该植物在蜜蜂缺蜜期开花,弥补了蜜源匮乏的困境;但在进化中,中华蜜蜂又表现出对该植物更高的耐毒性,并形成相应解毒机制,从而能为该植物授粉。”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并且希望给予本站鼓励,欢迎小额赞助本站。

    赞助计划为「自愿」捐款性质,非营利买卖,站方不接受任何退款要求,以免造成彼此困扰。

上一篇:我国有15万名无证中医,通过专家考核就可合法执业

下一篇:著名滇型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李铮友逝世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网友评论:

一键分享:

0

今日热点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