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进入手机版<<.........>>热门搜索:面相 俄罗斯 <<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摘讯息>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等识别出水蛭镇痛作用相关神经毒素多肽家族_基元学

来源:编辑:郭爽 发表时间:2018-04-03

     

    2005年,欧洲正式批准蛭类疗法为合法的治疗手段。每年仅在德国就有35万条水蛭用于医疗,从治疗效果来看,水蛭疗法效果比临床上常规疗法效果好很多。很多文献报道蛭类疗法具有镇痛作用,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蛭类疗法对多种疼痛具有良好疗效。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仞团队识别出具有镇痛活性的神经毒素多肽家族,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药理学前沿》上。

    科学界一直认为吸血蛭类是通过抑制嗜中性粒细胞激活、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活性及补体系统来间接抑制宿主疼痛反应,但根据蛭类生活习性来看,它们应该具有高效的、直接发挥镇痛或麻醉作用的活性成分。近日科研人员从森林山蛭唾液腺中分离出一个全新的神经毒素多肽家族,命名为HSTX。该毒素家族的成员含有23~25个氨基酸残基,拥有2个分子内二硫键,通过阻断钠离子通道NaV1.8/1.9发挥神经毒活性。

    森林山蛭为山蛭科山蛭属动物,体长约3厘米。该物种在印度尼西亚、缅甸、印度、越南以及中国云南等地均有分布。山蛭主要栖息于潮湿的山区草地或水域附近。与水蛭相比,山蛭个体偏小,其单次吸血量少,需要进食次数多。因此山蛭需要更强大的抗凝、抗炎和镇痛活性物质来支持其高效、快速地取食宿主血液并尽量抑制宿主感知。

    《中国科学报》 (2018-04-03 第4版 综合)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并且希望给予本站鼓励,欢迎小额赞助本站。

    赞助计划为「自愿」捐款性质,非营利买卖,站方不接受任何退款要求,以免造成彼此困扰。

上一篇:浙江省慈溪市油菜花海吸引市民观赏

下一篇:过敏严重可能是“雄树”惹的祸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网友评论:

一键分享:

0

今日热点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