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进入手机版<<.........>>热门搜索:面相 俄罗斯 <<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摘讯息>

七成“大棚房”占用土地为耕地_基元学

来源:中国科学报编辑:秦志伟发表时间:2018-08-29

    本报讯 8月21日,自然资源部召开“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媒体吹风会。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办公室负责人马素兰在会上介绍,自然资源部联合农业农村部开展全国性初步排查后认为,“大棚房”问题蔓延,危害严重。“大棚房”占用的土地70%是耕地,如不及时制止,将对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造成重大冲击,背离国家农业扶持政策的初衷。

    农业大棚改建私家庄园俗称“大棚房”。对京津冀三地初步排查发现,违法建设“大棚房”项目2799个,棚数3.6675万个,涉及土地面积9869亩。

    马素兰介绍,购买者70%以上是城市居民,以京津冀为代表的“大棚房”主要有三种表现形态:一是在农业园区或耕地上直接违法违规建设“私家庄园”,二是在农业大棚内违法违规建房,三是违规改扩建大棚看护房。

    两部委全国性初步排查还发现,不少地区存在流转农村土地违法违规进行非农建设问题,表现形式多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名,擅自改变农用地用途违法占地建设住宿餐饮、休闲旅游等经营性场所。

    据悉,8月20日,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召开动员部署会,部署今年8~12月在全国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根据专项行动方案,8月为准备阶段,9~10月为排查清理及调研督导阶段,11~12月为完善政策及查处纠正阶段,12月为工作总结及完善监管阶段。

    上述会议强调,要把本次专项行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决按要求组织开展好,严厉打击坚决遏制“大棚房”问题蔓延势头,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吹风会上通报了14起“大棚房”问题重大典型案件。(秦志伟)

    《中国科学报》 (2018-08-29 第5版 农业周刊)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乡村生态环境亟须科学治理

下一篇:科学家解析人脑中“刹车神经”结构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网友评论:

一键分享:

0

今日热点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