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进入手机版<<.........>>热门搜索:面相 俄罗斯 <<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摘讯息>

我国濒危动物普氏野马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_基元学

来源:新华网编辑:熊聪茹张啸诚发表时间:2019-06-01

    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31日电(记者熊聪茹、张啸诚)初夏时节,我国西北部的准噶尔盆地渐渐被草木染绿。5匹毛色乳黄的普氏野马小马驹,出生半小时就跌跌撞撞站了起来,眼睛如黑宝石一般,为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增添了生机。

    这些小马驹使濒危物种普氏野马在我国的种群进一步壮大。

    普氏野马是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马,是拥有6000万年进化史的活化石,目前全世界仅存2000多匹,数量比大熊猫还少。

    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南缘的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主要负责野马引入、繁殖和研究,出生不久的5匹小马驹就生活在这里。

    研究中心主任马新平说,扩大种群、放归野外是野马保护最初的目标,这里的野马种群从最初的11匹增至400余匹,先后有16批、110匹野马被放归大自然,学会了野外觅食、天敌防御并自然分群,研究中心还按国际标准建立了野马系谱档案。

    加强国际合作成为眼下普氏野马保护工作的新课题。为避免近亲繁殖,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正与德国、英国、比利时、捷克等国及国际野马保护组织积极合作,促成国外种公马落户中国,以“国际联姻”方式实现种源互换、基因交流,提高遗传多样性。

    通过野马人工授精技术解决近交衰退问题,正进入我国野马保护者的视野。美国国家动物园研究成功的普氏野马人工授精技术,可通过人工采集精液、超低温保存运输、人工授精等系列方法使母马受孕,省去种马运输高昂的成本和风险。目前,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正与美国国家动物园共同商议,采用这一技术促进全球范围内的野马保护。

    马新平说,未来,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还将在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支持下,尝试建立荒漠草原带濒危物种种质保护中心和科研中心,使更多珍稀物种得到保护,推动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再获突破。

    由于捕猎和环境问题,普氏野马曾在原生地准噶尔盆地消失。经过从欧洲重新引入和30多年积极保护,在新疆卡拉麦里和甘肃武威的普氏野马恢复到500多匹,约占全球野马总数的1/4。

    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设立于1986年,现有野马种群数量约占全国野马总数的八成,是亚洲最大的野马繁殖保护基地。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中国科学家探究海兔在深海的生存状态

下一篇:科学家新发现为达尔文“同种花粉优先”提供解释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网友评论:

一键分享:

0

今日热点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