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进入手机版<<.........>>热门搜索:面相 俄罗斯 <<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摘讯息>

7000年前稻黍“共聚”淮河中游_基元学

来源:中国科学报编辑:杨保国发表时间:2019-01-08

    本报讯(记者杨保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生物考古实验室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利用植硅体分析法对安徽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地层沉积物进行了研究,证明在距今7000年前后,该地区就出现了北方黄米(黍)和南方水稻共存的现象,这是目前淮河中下游地区发现最早的稻黍共存记录。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考古科学杂志》。

    淮河流域是中国东部南北不同气候环境、农业类型与文化传统的过渡地带,其史前农业结构演化与农业经济形成过程是全新世以来中国东部地区环境变化与人类适应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课题组利用近两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蚌埠双墩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时机,通过现场取样,采集了该遗址多个地层的沉积样品并进行植硅体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距今7300年到6800年间,黍与水稻已同时出现于该遗址,且水稻在其农作物组成中占据了绝对的主体地位,黍的比重相对较低。这一发现将粟、黍类旱生农作物在淮河中下游地区出现的时间提前了2000多年。

    而植硅体形态分析则显示,双墩遗址的水稻是处于驯化阶段的原始粳型栽培稻,其驯化水平明显高于邻近的江苏顺山集遗址发现的距今8500年到7500年之间的水稻所处驯化水平。这一结果表明,淮河流域也是我国水稻演化的重要区域,其早期水稻可能具有独立的驯化过程。这一结果为水稻起源研究提供了新线索。

    相关论文信息:DOI:10.1016/j.jas.2018.12.004

    《中国科学报》 (2019-01-08 第1版 要闻)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解开花鲈的基因密码

下一篇:根际微生物可帮助植物抵御环境恶化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网友评论:

一键分享:

0

今日热点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