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进入手机版<<.........>>热门搜索:面相 俄罗斯 <<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摘讯息>

新研究发现早期鱼类生活在近岸浅水中_基元学

来源:中国科学报编辑:周舟发表时间:2018-10-29

    据新华社电 美英两国研究人员发现,4亿多年前的古生代,鱼类的祖先生活在靠近海岸的浅水中,经过漫长进化后才向深海和淡水中扩散。

    作为地球上第一种脊椎动物,鱼类已知最早出现在约4.8亿年前的奥陶纪,但鱼类化石直到4.2亿年前才大量出现,这之间的空白期鱼类在何处此前尚不清楚。刊登于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填补了进化史研究上缺失的这一环。

    研究人员考察了古生代中期2700多个有颌或无颌鱼类化石记录,通过数据建模的方式预测它们的栖居地类型。结果显示,鱼类在近岸浅水中获得了丰富的适应性。

    论文共同作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古生物学家劳伦·萨兰说,从早期的无颌甲胄鱼到鲨鱼,再到人类祖先,都起源于海岸附近,比珊瑚礁离海岸更近。

    研究显示,身体柔软的鱼类机动性好,在随后约2000万年的时间中定居到深海。但身负甲胄、灵活性差的鱼则依然生活在近岸,还有部分鱼类移居到淡水生活,其中一些进化成早期的四足类陆生脊椎动物。

    研究人员认为,浅海地区的波浪作用可能将化石击成碎片,因此很难找到完整的早期鱼类化石。

    论文共同作者、英国伯明翰大学古生物研究者伊万·桑塞姆说,目前还不清楚早期的近岸浅水环境为何会成为鱼类进化的大本营,但这里肯定是进化的“热点”地区,产生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桑塞姆说,这还说明生态脆弱的近岸地区对物种进化至关重要,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过度捕捞和污染等因素都将给未来的物种多样化带来有害影响。(周舟)

    《中国科学报》 (2018-10-29 第2版 国际)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国际研究证实存在六个老虎亚种

下一篇: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发现西南石灰岩地区藤本竹类独特新属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网友评论:

一键分享:

0

今日热点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