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进入手机版<<.........>>热门搜索:面相 俄罗斯 <<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摘讯息>

科学家发现水藻“上岸”因有基因基础_基元学

来源:中国科学报编辑:发表时间:2018-07-18

    新华社电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新近绘制出一种淡水藻类的基因组图谱,发现其中有些特征与陆生植物相似,可能正是类似的基因最终使水生植物得以进化成陆生植物。

    最早的植物和动物都生活在水里。大约5亿年前,第一批植物在陆地上扎根,使地球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并为动物上岸打下基础。

    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陆生植物起源于绿藻中的轮藻。它们属于高等藻类,体型较大,结构复杂,有着类似根、茎和叶的分化,以及专门的有性生殖器官。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新研究由该校人员及多国同行共同完成,他们对布氏轮藻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并与陆生植物基因组进行了比较。

    研究小组在美国《细胞》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在布氏轮藻基因组中发现了一些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例如生成细胞壁的机制与陆生植物相似,基因表达的调控过程比其他藻类更加精细复杂,还有许多其他藻类没有的植物激素。

    研究人员说,布氏轮藻基因组包含了合成脱落酸的部分机制。

    脱落酸是一种压力激素,能使陆生植物在环境干燥时进入节水模式。这种功能对水生植物来说是多余的。

    此外,布氏轮藻的细胞能够产生电信号并在植株内部进行远距离传导。研究人员希望找到与此有关的基因,与陆生植物进行比较,追溯植物细胞生物电现象的进化起源。

    《中国科学报》 (2018-07-18 第2版 国际)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研究表明常吃橙子可降低患眼疾风险

下一篇:研究表明基因“剪刀”并没那么精准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网友评论:

一键分享:

0

今日热点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