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进入手机版<<.........>>热门搜索:面相 俄罗斯 <<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摘讯息>

长尾拯救飞蛾性命_基元学

来源:中国科学报编辑:宗华发表时间:2018-07-09

    蝙蝠和它们的猎物处于持久的“军备”竞赛中。这种长着翅膀的哺乳动物利用准确到令人震惊的声呐追踪昆虫,而一些猎物,比如虎蛾,利用声呐滴答声甚至是干扰信号进行反击。如今,在一系列蝙蝠—飞蛾大战中,科学家证实了飞蛾如何利用长长的翅尾创建“声音错觉”,从而哄骗蝙蝠撞击错误地方。此项发现或有助于解释为何一些飞蛾拥有如此艳丽的尾巴,并且可能为未来的无人机设计提供灵感。

    2015年,美国爱达荷州博伊西州立大学生态学家Jesse Barber和同事发现,一些蚕蛾利用尾巴迷惑作为捕食者的蝙蝠。如今,研究生Juliette Rubin证实了是什么让蚕蛾尾巴产生如此高效的威慑力。

    Rubin研究了3种蚕蛾——月形天蚕蛾、非洲长尾蛾和波吕斐摩斯蚕蛾。她将蚕蛾的一些后翅变短或者剪掉,并将更长或者拥有不同形状的尾巴粘到其他后翅上。随后,Rubin将这些飞蛾系在一根悬挂于大笼子顶部的绳子上,并在里面释放了一只冠蝙蝠。她利用高速摄像机和麦克风记录了随后的战斗。

    没有尾巴的飞蛾是蝙蝠唾手可得的猎物——仅在约27%的时候能逃脱出来。Rubin、Barber和同事在日前出版的《科学进展》杂志上报告了这一发现。但当Rubin将波吕斐摩斯蚕蛾的后翅垂状物变大,逃脱蝙蝠声呐或者说回声定位系统的飞蛾数量增加了2倍。

    尾巴被缩短后,非洲长尾蛾仅在45%的时候能逃走。如果没有尾巴,这一比例降至34%。当Rubin建立了蚕蛾及其近亲的家族树时,她意识到长长的尾巴独立进化了若干次。这进一步表明,长尾是这些飞蛾重要的救命特性。

    “论文作者展示了一种理解飞蛾形状多样性的有力方法。”未参与此项工作的北卡罗来纳州维克森林大学动物生态学家Aaron Corcoran表示,“似乎有很多种欺骗蝙蝠回声定位系统的方法。”同时,研究还揭示了蝙蝠是如何辛苦地应对这种欺骗的。(宗华)

    《中国科学报》 (2018-07-09 第2版 国际)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我国科学家发现同时调控人群肤色变浅和适应寒冷的基因

下一篇:科学家创建杂交北白犀胚胎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网友评论:

一键分享:

0

今日热点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